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1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5-03-23    作者:     来源:     

中共沧州师院委员会

JDB电子官网

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我校的工作总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沧州沿海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建设,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迎评促建为中心,以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凝练文化内涵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突出办学专业特色,加强教学规范管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推动沧州“五城同创”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学习的首要任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切实用讲话和全会精神武装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头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依法治校。深入中国梦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文化育人、融入制度建设,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继续坚持行政人员中教师系列职称人员兼课,政工系列职称人员担任班主任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师生的长效机制,与师生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加强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师生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

3、加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不断丰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和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重视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把好大学生党员的“入门关”,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继续坚持干部周报、巡评制度,优化干部选拔聘用机制,突出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切实做好干部调配和任免工作,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端正党风、转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营造高效务实的工作环境。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强化民主监督,加大对财务、基建、采购、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阳光校务,保证决策科学民主、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程序合法得当。

5、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师德奖惩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学术道德水平。积极开展“师院榜样”荐选和向榜样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进一步转变政风、教风、学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新的校风。

二、全力备战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和本科办学合格评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6、做好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迎评和本科办学合格评估的全面准备。进一步总结首批升本专业学位授权评估的经验与不足,按照迎评工作任务分解目录和时间安排,对二批升本专业的专业汇报和支撑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修改与归档整理,突出专业特色,明确培养方向,体现办学水平。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总要求,将迎接本科办学合格评估工作常态化,确保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精益求精,做好迎评工作的各项准备。

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按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加快“道德养成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技能训练”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发挥团队优势,扩大省级精品共享课程规模,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发挥精品课、特色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8、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大力开展质量建设年活动,重点健全和完善本科建设工程,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严把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撰写、答辩质量关,使本科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继续坚持教案检查、展览,建设教学体验馆,安排教师公开课,坚持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听课评课制度。强化对教研室工作的督导和检查,通过专家督导组参加教研室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坚持推进教考分离,进一步完善试题库建设。认真总结并推广无人监考考试经验,完善监管措施,功夫做到实处,以好考风带动好学风,推动好教风,形成好校风。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预警机制,探索应用技术型师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双师型用人机制,逐渐满足学校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快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建设,完善教师全面素质培训体系,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奖励计划”、“教学名师奖励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术影响和教学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组织开展校内教学名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加大高层次人引进力度,提升学科专业层次,提高学校学术水平。

10、深化教研一体化研究。大力倡导教师教研一体化和学生学研一体化,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鼓励教师结合地方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我校教育专业发展的实际,开展教师专业化、教师能力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力争在基础教育研究、应用研究和文化企业研究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加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科研和技能实训搭建活动平台。引导辅助学生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

11、加强教研辅助功能建设。进一步强化图书馆科研型、应用型的办馆方向,拓宽服务领域,加强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根据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好采购、导读、辅读等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学辅助功能。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扩大对外交流,开办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研究专栏,邀请名家投稿,组织高质量稿件,把学报办成我校学术交流的阵地,大力浓厚科研和学术氛围。创造条件不断拓展现代教育中心功能,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开辟新领域。

三、紧跟沧州沿海战略发展步伐,科学规划、调整专业设置,突出重点、特色学科和地域优势

12、建设优化重点学科和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不断拓展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的数量。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大建设与申报本科专业力度,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向市场化。“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在巩固与发展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市场营销、野生动物保护、社会体育武术方向等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筑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人才培养之路。

13、加强科研应用型研究。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立足沧州沿海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面向沧州“五城同创”建设布局,扩大横向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文化引领,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加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梯队建设,逐步实现教学科研从个体向团队转变。继续实施科研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校、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提高科研成果数量的基础上,争取在高端项目上获得更多的突破。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在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国家武术培训基地、绿色化学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科研工作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注重成果的社会推广和效益转化,逐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四、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4、完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院系书记要继续坚持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带队统领意识,抓作风、抓培养、抓落实。加强辅导员队伍选拔和业务培训,完善辅导员业务水平和道德考评机制,着力提升辅导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专家化、学者化建设水平。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培训,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骨干的典型示范作用。

15、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重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以社团和宿舍文化为阵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抓卫生、考勤、安全、文明、诚信等细节,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丰富学生活动载体,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突出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展道德、纪律、感恩、诚信、心理健康和反邪教教育,建立科学严谨的校园秩序。高度重视专接本、研究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更广阔的平台。

五、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16、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规范明确科学发展方向和阶段发展任务。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治理机构,通过建立健全教授治学机制,改革学术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综合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全面形成以依法治校为办学核心、以民主管理为施政基础、以教学科研为立校根本、以师资队伍为发展源泉办学新格局。规范办事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依法治校,为学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17、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主动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的德育理念,以理论教学、管理服务、环境建设、实践培养和过程评估这五个模块为主线,制定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工程方案,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学生美学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明德、明志、明信、明雅的优良品质。深度提炼德育理论科研成果,致力校园精神塑造,突出文化引领作用。

18、强化文化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扩展“我们微笑”活动载体,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师生的切身利益,倡导乐观向上的价值追求。继续推进校园高雅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继续开展“校园之星”评选和“明星讲坛”活动,树立道德楷模,引导文明新风。

19、推动爱心助学和社会公益事业。继续倡导“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的理念,充分合理地利用“安通爱心基金”和“东塑学子奖”,资助贫困,奖励先进,让每一名贫困的学生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每一名优秀的学生得到体现价值的舞台。积极引导学生团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体现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20、加强文化宣传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建设,打造亮点窗口,做好对外宣传和校内文化交流。注重提高校报层次,打造特色栏目,关注校内外热点。努力发挥校园媒体的文化辐射和思想引领作用,真实新颖反映校园生活,增加校园文化活力。加强与外界媒体的沟通交流,及时报道学校的工作亮点,扩大社会影响。

六、拓展成人继续教育渠道,扩大对外交流规模,不断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21、巩固拓展继续教育渠道。继续深化幼师教育“校培园训”模式探索,积极完善幼教五年培养培训一体化方案。认真总结顶岗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经验和不足,争取在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顶岗置换项目上再有新的突破。继续拓宽成教本科招生渠道,完善函授站点建设,加强与兄弟院校和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推动成人学历教育快速发展。继续开展在校生的“双证”、“双学历”、“多技能”的应用型能力培养,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22、稳步拓展对外办学空间。增强我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主动性、计划性和目的性,扩大宣传力度,把握发展重点,逐渐扩大对外人才交流领域和规模,并尝试拓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工作。

七、加快硬件设施建设,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建设和谐、向上、文明、安全新校园

23、积极推进保障房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达标保障房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管理人员设置,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分工,保证项目工程质量,保障达标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全力做好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使用督导工作,确保专项资金花到实处,用到当处,加快和完善实验室和教学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暖、餐饮、住宿等后勤常规工作管理,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24、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按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倡导文明新风、美化校园环境、保障校园安全为中心,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争取在学校管理、环境卫生、景观绿化、师生精神风貌等方面打造更多亮点,创造更好成绩,呈现沧州师院不断奋勇向前、奋发向上、明德向善的发展状态。关心离退休老同志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做好节日慰问和后勤保障工作,充分调动老同志们发挥余热,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

25、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坚持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做好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严格执行重大活动审批程序,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完善安全预警和应急预案机制,有效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加强安保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有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发挥物防、技防设施的作用,进一步规范管理,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2015年3月23日

上一篇:JDB电子官网201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示

下一篇:新年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