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全新面貌,立德树人奋进担当
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第九届“师院榜样”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云电军
(2020年9月10日)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为学莫重于尊师。”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这开启了我国尊师重教的新纪元。“师道”光芒闪耀至今,薪火相传,源自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无私奉献。今天,我们如约而至,隆重召开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第九届“师院榜样”表彰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对获得第九届师院榜样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
不知不觉,“师院榜样”表彰已然走到第九届了,这也是我来校参加工作之后经历的第八届,每一届都有别样的感动,每一届都令我备受教育与鼓舞,而本次表彰较以往又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众所周知,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在过去的8个多月里,我们以生命至上汇聚合力,以举国之力对抗疫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当下的中国逐步恢复着生产生活,城市再度车流如潮,校园重现书声琅琅,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涌动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彰显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从凌厉寒冬到硕果金秋,从武汉到中国,无数双手握在一起,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我们每个人都是保障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那一枚钉子,钉在自己力所能及且恰如其分的志愿点上,而我们大学,这枚起到育人育才和智力支持的钉子更要保持定力,追求长远。8个多月以来,我校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这与全校师生员工的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密不可分。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正是秉承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团结奉献、敢于胜利”的师院精神,源源不断地凝聚着师院正能量,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值得我们学习和称颂的“师院榜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师院人。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安全处的付斌同志,一次性向灾区捐款5000元。我们80多岁的离退休老教师师福琪同志,始终对党的初心不改,昨天常委会刚刚研究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他两次向武汉重灾区捐款捐物。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师院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状态。
相信大家通过视频短片,大致了解了当选今年第九届师院榜样的10位同志和2大集体,其实翻开这些干部师生的履历,你们就能发现,不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有突出业绩,还是在教育教学上有可喜成绩,亦或是在专业提升上有过硬本领,他们都有着同样宝贵的共性精神——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特别是在疫情特殊时期,这些干部师生,甘当“人梯”,愿作“铺路石”,用奉献与坚守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
刚才金晓雪书记和赵振岗部长分别代表榜样个人和榜样集体做了典型发言,这两位都是我们师院的“老人”了,可以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革,也同学校一起蜕变、成长。金晓雪同志扎根基层土壤,30年不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践行着“立德树人”使命,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她打造的“六艺节”、读书节、宿舍文化节等活动,俨然成为了教育学院的特色金字招牌;赵振岗同志带领的宣传部“河北省文明校园”创建集体,可以说是咱们近期最为熟悉的一支精干队伍了。暑期,从7月24日接到“省级文明校园”迎评工作到8月11日正式迎检,宣传部的各位同志严格按照测评标准,加班加点,一日未停地梳理准备汇报材料、展牌、宣传片等迎检内容,在全校各学院、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大大小小160项任务指标。我印象很深的是,迎检当天,我和校长正好在外地出差,没法赶回学校,但是赵部长团队直接跟我立下了“保证圆满完成迎检任务”的军令状,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论是进校震撼的迎接仪式,还是装印认真精致的备检材料,亦或是七馆一园的校园文化特色,都令迎评考察组惊羡不已,甚至留下“三个震撼”的感叹。我们这次迎检一级指标六项全部获得了A级,这6个A是非常难得的。咱们学校已经顺利被评选为2020年省级文明校园了,这意味着我们每年握在手里的精神文明奖金又上了一个新高度,是实打实的为全校教师谋福利的好事。
王超同志作为学工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是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狂热爱好者,今年1月,他带领的美术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样板支部;白晓清同志以“弘扬齐越精神”为己任,红旗广播站、齐越教育馆、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都活跃着他的身影。特别是今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包联国家贫困县,参与推动“声传威宁——推普助力脱贫”活动,得到了教育部语用司的高度赞扬,树立了师院语言文学脱贫攻坚良好口碑;付媛媛同志自接手人事处工作伊始,就面临着攻克困扰学校多年的机构编制备案工作。她带领人事处同胞加班加点研究政策、整理资料,历时10个月,我校机构编制终于于今年4月在省市编办成功备案,为我们师院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总量、机构编制和干部使用等方面铺好了路;李昊同志可以说是干部中坚持学习充电的头号人物,他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专业技术队伍,为我校信息化工作按下了快进键。
孙旭颖同志耐心细致,从事学籍管理工作五年,由她经手的3万名学生的学籍注册,2万余名学生的学历注册,近3千名学生学籍异动的大数据,无一失误。特别是今年暑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行动,她不叫苦、不喊累,舍小家、顾大家,晚上照顾发烧生病的孩子,第二天还坚持来学校查阅档案、调查走访,得到省厅高度赞誉。
王桂宏教授,带领“大学语文”团队,把课程推送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让师院实现了精品在线开放课零的突破。抗疫期间,该慕课被湖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全国十几所高校定为线上教学课程,大语慕课俨然成为传播师院口碑的一张靓丽名片;李秀红老师作为体育学院引进的第一位博士,既执着钻研,又勇于突破,是不折不扣的青年科研奇兵。2020年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成功获得了批项,成为体育学院获批的第一项教育部课题,为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崭新局面。
佟立荣老师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优秀,并荣获河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三等奖。她利用兼职律师身份帮助27名学生讨回拖欠工资,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她创办“思考者”读书会群,用全方位思政教育滋养莘莘学子;刚建华老师一直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自己锻炼、实践的主要平台,多次深入企业学习观摩并一起研发工程项目。她承担的课程《基于“两堂一群”的<工业机器人技术>闭环式教学设计》获JDB电子官网“停课不停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最后,我想重点说说咱们这次扛起师院榜样旗帜的学生抗疫志愿者集体。参与抗疫战斗的很大一批志愿者都是“90”后“00”后,网上盛传的那句“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令我印象颇深。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校青年学子在这次抗疫斗争中的突出表现更是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他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投身在抗击疫情的各个战线、各个角落。以刘晓璇、旦增达桑为代表的师院学子戴上口罩、穿上“战衣”,成为城乡社区联防联控的“第一响应人”,将大学生志愿者这个火红的品牌“擦拭”得愈加明亮;我们师院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战“疫”谱唱新战歌,为狮城“最美逆行者”创作画作和海报120余幅,为抗疫涌现出的英雄撰写诗歌文章,为包联扶贫地区播送希望的战“疫”时讯……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通过各种形式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充分展示了沧州师院学子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这正是师院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今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新生力量的努力方向。我们的教育成果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能够成为可靠、可用之才,那才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最欣慰的事情!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上半年,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年为契机,以培养高质量师范生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师范办学优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地方水平,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党委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学校成立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学校领导靠前指挥,常委担责分工明确,中层干部全员参与,多方筹措防控物资,严格校园人员出入管理,加大消杀力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500平方米的校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安全处负责学校防控执勤,安排调度广大中层干部参与,以谷良峰、李合祥为代表的许多学校中层干部自发排班站岗,严盯学校及保障房的出入情况,切实守护了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按照“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精心组织530名教师、305个班级开展线上教学,让我和校长最为感动的是,广大教师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分年龄,积极投身线上教学,表现出爱岗、敬业、负责、可靠的精神面貌。截止目前,线上教学累积开设课程29062门次,进一步强化线上教学质量督导监控,确保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实际到课学生1738832人次,学生到课率高达99.6%,线上期末考试、毕业答辩井然有序,学生整体满意度较高。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对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就业创业工作综合量化考核办法》,召开就业工作动员大会,疫情期间坚持组织多场线上招聘活动,同时实施就业包联制度,加强就业指导,2020届毕业生有234人考上研究生,总体就业率在河北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坚持带着感情和温度做实做细2020毕业生返校复学工作,高颖同志和周振平同志亲自调度、现场指挥,各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学生处、党政办与各学院齐抓共管,精心制定错峰开学、分批返校方案,广泛发动教职工全员全程参与,确保了932名毕业生井然有序返校,安全顺利离校,确保了共计3506名毕业生顺利毕业。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疫情防护措施周密精细,2020年秋季开学学生返校复课工作持续稳步推进,至9月7日上午8点,应返校学生11833人,除去休学参军应报到11805人,实际返校11617人,报到率98.4%,整个返校工作做到了安全平稳、高效有序。这里我们必须感谢一下物业公司组织的爱心车队、教师组织的爱心车队以及党政办同志自费组织的司机车队为我们返校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同时,以2020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年为契机,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置于国家高质量发展与民族振兴中,置于服务沧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不遗余力得调动全校师生的科研热情,鼓舞科研斗志,实现了学校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的新突破。昨天政史学院庞俊峰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进入了公示阶段,这是我们学校科研史上的全新突破。希望老师们向这些优秀的同志看齐,积极参与投身到科研建设中去,继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和沧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沧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承接沧州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为沧州产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我校科研资源已逐步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元素。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全力奋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为全校师生喷薄涌现出的炽热家国情怀、担当奉献精神、超高综合素质、超强业务能力感到由衷的钦佩与自豪!
今年暑假对绝大多数部门和同志们来说是异常忙碌、辛苦的,一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作节奏和工作强度;二来针对学校发展需要,对部分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这些同志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忙着熟悉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做充足准备;三是因为学校正常运转的实际需求,今年暑期我们学校的行政大楼和学院办公室几乎是24小时有人在岗,学生处、安全处、党政办公室、后勤管理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的同志们整个假期几乎都没休息,人事处、后勤服务中心、财务处等部门的同志们多数时间也在学校加班。为什么这么忙?因为职责所在、重任在肩,不这么干不行!学校要发展,我们就得多出力、多出汗!实验室能看到老师,办公室能看到领导,职能处室能看到同志们,工地上能看到领导干部的身影,总需要有人负重前行!
相信大家在微信或者其他平台渠道已经了解到我校今年的招生情况了。我们克服了疫情影响,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招生录取任务。2020年全日制招生录取学生451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735人,今年取消了专科招生。据我了解,很多校外人士、学生家长见到大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师院今年的录取分数怎么这么高?”因为结果太出乎大家的预料。其中,首次招收高中起点公费本科师范生,录取分数605分,创历年新高。专科文理类录取最低分数再创历年新高,文科类录取分数线超河北省同类分数线51分,理科类超河北省同类分数线80分,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可以说,我校生源质量实现了连年提升的好趋势。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一个最直观,也是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考生、家长认可我们,我们学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人气和较好的口碑,而且我们有考研这张金字招牌。我们引以为豪的考研和专升本,在全省高校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今年,2020届有234名本科毕业生成功考取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其中多名同学被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与往年相比,本届考研学生数量、质量均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在美术、体育、音乐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另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我们这挂牌“优秀研究生生源基地”,到外面一说,也是一件能让人肃然起敬的事情。我们每年评选“校园之星”,表彰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疫情期间,我们专门为湖北籍学生发放了慰问金,将近4万元,分两次为学生邮寄防疫物资。我们提出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失学,九年来,安通爱心基金、东塑学子奖、大元创新奖等社会给我们学生的捐助,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优秀学子能够成人成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抗疫志愿者集体,也在我们国家的各个角落,传递着师院的正能量,彰显着师院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正因为我们有这么优秀的学生,又通过他(她)们不断地向社会扩散影响力,我们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才是一个向好、向上的发展趋势,这才是我们真正引以为豪的。
八个多月以来,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校园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我们的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0号、11号学生公寓的建成使用缓解了新生入住压力,天然气成功接入校园餐厅,切实解决了师生最关注的安全问题。篮球场铺装改造工程和师范技能训练中心建设的顺利竣工,极大改善了师生的教育教学条件。《校园管线现状图》的绘制,进一步规范了校园地下管线敷设秩序。加大力度对校园数字化系统进行升级,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同时配合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顺利完成了校园中轴线改造工程,重点景观带和标志性建筑物也拥有了独特的“控制灯”,校园二期亮化工程也即将启动校园景色愈发靓丽可人。姜忠明同志带领后勤处赵印岐同志一队人带着压力夜以继日,一身土一身泥地跟工人们一样在工地上盯着,就是为了大家今天能安安稳稳在这里坐着,所以说,当干部如果没有这个责任心和这份担当,事情肯定干不成。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
除了党政机关,各学院假期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学校加快推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重点打造教育、文物与博物馆、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的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教育学院、政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美术学院等相关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加班加点,梳理准备立项建设申报书;教育学院为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做准备,苟增强同志带领着教育学院的全体同志起草撰写了8万多字的自评报告;齐越传媒学院参与国家语委“推普脱贫”项目申报,并持续开展“声传威宁——推普助力脱贫线上培训”活动。李京友、戴汝庆同志假期期间多次配合迎检工作,牺牲休息时间接待参观,两位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李然同志作为财务顾问一如既往地忙忙碌碌,加班加点。还有其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们也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了,以上都是我们的干部、教师想干事、能干事的充分体现。
下半年,全校上下要紧密围绕“2020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年”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培养高质量师范生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按照“一二三四六”工作举措,高质量完成2020年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要打好“三大攻坚战”,提升办学层次与水平。一是加大一流学科建设投入,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推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重点打造教育、文物与博物馆、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的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实施“攀登”计划,集中力量把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建成省内一流学科。实施“学科振兴”计划,着力打造教育学、生物学等优势学科。实施“特色培育”计划,依托沧州区域发展特点,着力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机械工程等特色学科,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聚力师范类专业认证,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力争3个专业首先通过河北省师范类专业认定,学前教育专业争取通过国家二级认证。(目前接到通知,10月18日教育厅专家组进校,全校要高度重视,以迎评促建的工作状态做好认证工作);三是聚焦一流专业建设,大力发展沧州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及产业转型急需专业,积极筹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聚焦“双万”计划,由专业和课程负责人组建团队,全员参与,统筹资源,使获批建设专业、课程抓住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形成特色,在全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保质保量建好17个校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按时完成“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并加强动态管理,定期审核检查、反馈预警、结项验收,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专业限期整改、问责追责。
下面我围绕“政治生态全新面貌,立德树人奋进担当”的主题,重点强调三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干部成表率,努力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综合治理水平。毛泽东同志曾说:“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新时代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样的道理,咱们学校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沧州师院能否顺利建成地方高水平师范类应用型大学,关系到2020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年“一二三四六”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完善学校制度,并合理转化为学校治理效能,我们必须“把提高综合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项工程。领导干部的素质优、站位高、理念新,以及其提高治理能力的路径对、动力足,是我们加强新时代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既然我们“一二三四六”的大方向定了,那如何去做、如何去落实就看你们每一名干部的能力了,不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们必须加强工作上的监督考核,年终设定奖罚机制,对于工作有亮点、成绩突出的部门要重点表彰,对于没有什么成效甚至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负责人要严肃追责。
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助推党建和思政工作高质量开展,带动全校各项工作力争上游,需要我们每一个师生员工都充满活力,更需要在座的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头雁作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做到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去。要始终把学习摆在工作的首位,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过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提高政治素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干事创业敢担当。工作中敢于直面矛盾,苦干实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清正廉洁做表率。始终保持清廉的政治本色,警钟长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教师成榜样,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素养和业务能力。今天,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正在崛起的中国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昂首迈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重大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对教师的素质能力带来全新挑战。兴国必先强教、兴教必先强师,整个社会都对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充满渴望。当代人民教师必须立足于此,全员全程全方位主动参与思政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从“明道、立德、治学、爱生”四个方面认真践行立德树人新要求,努力担当起人民教师的时代使命。
坚持以明道为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这个“道”,就是马克思主义之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是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全程全方位参与思政教育,努力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传播者。
坚持以立德为本,帮助学生筑梦圆梦。
新时代对于教育者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要求人民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就是为人师者要坚持以德性高标准完善自己;“以德立学”就是强调立德与立学、人品与学识的统一,在授业的同时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德施教”就是在教学中注入道德精神,让教学有思想,有灵魂,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仅自己亲身践行,更在课程中播下思政教育的种子,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坚持以治学为基,培养国家一流人才。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学校有没有“大师”,是衡量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大师的高水平离不开严谨的治学。青年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循循善诱,教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面对当今信息时代带来的知识爆炸,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和渊博知识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努力站上知识探索、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前沿,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为学生启迪思想,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是当今教师从事教书育人事业的根基所在。
坚持以爱生为重,打造民族复兴“梦之队”。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主力军,而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的老师,才有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并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做到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关照学生。这要求广大教师对学生要悉心爱护,坚持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三是学生成大器,努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总书记在“五四”前夕再次寄语广大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同学们坚持不懈砥砺奋进的勉励鞭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你们都肩负着为实现民族复兴、建功立业的共同使命。在经历了此次全球性疫情后,你们更应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与国际形势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从“世界工厂”到最具潜力的世界市场,从驶向海外的高铁到联通世界的5G网络……中国不断为世界带来更多共赢机遇。希望你们在拼搏奋斗的同时,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会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用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去思考判断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同学们身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大家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也对你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标准和更高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汲取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坚持终身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掌握真才实学,牢记创新创造,不断提高与事业要求、时代发展、世界变化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老师们、同志们,教育是使命,防疫是责任。我们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方面,我们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学校的奋斗目标上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矢志奋斗,持续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努力构建“干部成表率、教师成榜样、学生成大器”的全新政治生态,多在想办法、出思路上下功夫,多在抓落实、提效能上出实招,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确保2020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年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学校“十四五”顺利开局奠定良好基础。